广钢气体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98直播吧斯诺克    发布时间:2024-04-27 14:10:28
产品介绍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光纤通信、光伏、新能源、LED等电子半导体领域,以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先导作用,被喻为“工业的血液”。

  长期以来,外资气体公司因技术壁垒、资本和人才优势主导了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电子半导体行业提供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性解决方案,坚持差异化国际竞争和自主创新的发展的策略,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多年的气体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ppb级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的制备及稳定供应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可以稳定生产并持续供应ppb级超高纯氮气,能够很好的满足集成电路制造对气体供应能力的严苛要求,突破了外资气体公司的技术壁垒。

  氦气是电子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全球的氦气资源几乎完全被美国、卡塔尔等少数国家拥有,外资气体公司凭借对氦气资源和供应链技术的先发优势,掌握了全球的氦气供应。公司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围绕氦气完整供应链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能力,成为进入全球氦气供应链的第一家内资气体公司。

  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服务,已发展成为国内极少数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性服务商,产品得到众多国内外主流电子半导体厂商的认可,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口碑,与林德气体、液化空气、空气化工三大外资气体公司形成“1+3”的竞争格局。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541.47万元,同比增长19.20%;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59.80万元,同比增长35.73%;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91.94万元,同比增长39.09%;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25,346.3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73,032.1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获取了西安欣芯、广州增芯、广州广芯、深圳赛意法、北京赛莱克斯等电子大宗气体项目,巩固了公司作为电子大宗气体领域内资领先的地位。积极地推进合肥综保区、华星光电t9、合肥长鑫二期、北京长鑫集电、上海鼎泰匠芯等多个重点项目电子大宗气站持续建设并陆续实现商业化,带来业绩增长。

  在氦气业务方面,随着广州、武汉氦气生产基地相继竣工投产,同时公司开拓更多氦气资源,开发国内外优质氦气计算机显示终端,通过投资建设、强化运营、拓展终端建立日趋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氦气业务的领先地位。

  公司依托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产业,发挥现有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优势,重点拓展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等高科技领域,并依托现场制气业务中客户的粘性以及对客户业务的深入了解,进一步研发生产供应电子特气产品,积极地推进C4F6、HC等产品研制和建设,为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气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研发投入,本年度研发支出累计投入8,875.96万元,同比增长23.79%。公司围绕系统级制气技术、气体储运技术、数字化运行技术、气体应用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开展研发项目50余项。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自主开发了亚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技术,变成全球少数掌握此技术的公司,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在气瓶智能充装系统应用的基础上,推出新一代气瓶智能操作系统“HandingPiot”,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实现气瓶充装“无人”化。

  公司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与员工签订了相关保密协议。2023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申请专利39项,获得专利授权22项,截至2023年末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11项,比上年末增长了24.72%。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内控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报告期内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制度,及时有效地发现风险并予以解决,切实保障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公司严格遵守《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和法规以及监督管理的机构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通过上市公司公告、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平台、电话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保持公司的运营透明度,保障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能够全方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动态。

  针对内幕交易防范工作,公司格外的重视并扎实做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内幕信息范围,落实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强化内部信息流转管控。公司定期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员工做禁止内幕交易的警示与教育活动,强调保密义务的重要性,并敦促有关人员严格遵守买卖公司股票的规定,严防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服务商,是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及广州市国资委重点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工业气体。公司打造了全方位、自主可控的气体供应体系,专业和能力涵盖从气体制备装置的设计到投产运行、气体储运、数字化运行、气体应用解决方案等全部环节,为客户提供现场制气、零售供气等综合服务。

  公司的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的全部六大品种以及主要的通用工业气体品种,具体包括氮气(N2)、氦气(He)、氧气(O2)、氢气(H2)、氩气(Ar)、二氧化碳(CO2)等气体品种,大范围的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光纤通信等电子半导体领域以及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通用工业领域,具有明确且可观的市场前景。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直在优化升级“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逐步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为国内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公司持续完善氦气供应链建设,逐步扩大国内氦气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推动电子半导体、高端医疗等重点产业健康发展。未来,公司将始终以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为导向,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和强化自主创新、扩大产品品类、提升气体品质和产能、持续提高气体供应的稳定可靠性,充分的发挥综合性、平台型气体公司的优势,实现“广钢气智造中国芯,广钢气点亮中国屏”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电子大宗气体的领军企业。

  公司营业收入大多数来源于于销售气体产品,下游产业涵盖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电子设备及材料、低温超导、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电子及通用工业领域。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工业气体。由于电子大宗气体的技术门槛较高,客户对供应气体产品的纯度、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要求极为严格。客户在选择气体供应商的过程中,主要考量技术方案先进性和可靠性、运营经验、资金实力等因素。公司凭借对电子半导体行业的深刻理解,能够结合客户工艺路线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提供定制化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方案。

  对于气体需求稳定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客户,公司采用现场制气模式。该模式下公司与客户的合同期限通常在15年,盈利持续稳定且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具备对抗周期性波动的特性。现场制气模式的合同收费方式一般来说包括固定收费和变动气费。

  对于用气规模较小的客户,公司采用零售供气模式。该模式下公司与客户的合同期限一般在3-5年,且期满后自动连续以2-5年为期续展。对于需求较为稳定的客户,公司同时为其提供气体储存和输送等综合服务。因此,公司与零售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也较为长期、稳定。

  现场制气模式下,公司在客户现场或邻近场地建设大宗气站。气站由企业具有并负责运营,通过管道直接向客户工厂供气。同时,公司结合周边市场需求,部分现场利用制气装置的富余产能生产气体,经液化后向周边客户零售。

  零售供气模式下,公司将自建工厂生产的气体经过液化或充装后,通过液体槽车、气体管束车或气瓶向客户运送。同时,对于用气稳定性高的客户,公司还可提供现场储存、气化、调压、纯化、过滤等整体供气解决方案。

  按照采购用途,公司对外采购分为原材料和能源相关的生产采购,以及设备和工程相关的固定资产采购。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规定》《供应商管理制度》等采购制度。采购部门依据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需求并结合原材料库存、项目建设周期等情况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下达订单。

  公司基本的产品中的氮气、氧气、氩气等空分气体原材料来源于空气,无需进行采购;氦气的原料主要来自于进口的原料液氦。除前述气体原料采购外,基于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临时产能不足、实现用户多样化气体需求等原因,公司还采购部分气体作为补充。

  公司生产过程所需能源主要为电力。现场制气模式下,公司使用客户的电力设施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结算费用:部分项目由客户承担电费,部分项目由公司向客户支付电费。零售供气模式下,公司自建工厂的电力由公司独立采购,电费由公司承担,按月结算。

  公司设备和工程采购大多数都用在新建现场制气项目及自建工厂。公司针对各项目定制技术方案并编制技术规格书,据此确定采购的具体实际的要求。采购部门依据采购相关制度评选供应商,并相应下达采购合同或订单。

  工业气体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大范围的应用于金属冶炼、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同时在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新能源、食品医疗、航空航天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应用也慢慢变得广泛。按照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系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生产的气体,统称为电子气体,第二类系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的气体,统称为通用工业气体。

  工业气体行业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末,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该行业在全世界内从始至终保持着稳定增长。在全球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工业气体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初具规模,90年代后期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工业气体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一方面受“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相继出台的影响,环保要求逐步的提升,金属冶炼、能源化工等传统工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产能置换及园区整合发展等影响,对工业气体供需面发展带来推动作用,为其配套的空分装置需求也随之扩能;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光纤通信、光伏、新能源、LED等电子半导体领域的蓬勃发展,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产能进一步释放,为上游工业气体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据卓创资讯(301299)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200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7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13%。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在政策推动与自主创新的引导下,工业气体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仍将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将会慢慢的广阔,预计至2025年有望达到近2,600亿元的规模。

  根据《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电子气体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的重点产品,可分为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近年来,相关半导体厂商积极扩产、升级产品线,以应对市场需求的一直增长。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加速,也带来上游电子气体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据卓创资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9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70%。2022年我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4亿元,2022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占工业气体市场总规模的9.02%,较2016年的8.52%有所上涨。随着新一代显示技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兴起,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将逐渐扩大,预计2023-2025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工业气体产业特点因下游市场及应用场景的快速拓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主要涉及供气模式、区域性、高成长性、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国内气体公司抢占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潜在机会,同时也要求国内气体公司需根据下游市场实际的需求,立足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区域布局整合,形成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随着现代化工业建设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精尖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下游生产企业对气体产品的种类、品质、纯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慢慢的升高。气体市场是一个具备高价值发展的潜在能力的行业,随着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气体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升级,同时响应市场及客户的新增需求,开发新的气体终端应用技术,驱动气体产业整体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下游产业中尤其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高精尖产业技术升级,使得客户项目投资水平增大,工艺技术提升及制作流程增多,促使客户对电子气体的品质、纯度及品种要求提升。

  电子气体客户对气体纯度、品质、稳定性及一致性要求更为苛刻,且其需要气体企业来提供更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随着客户技术发展,对电子气体需求品类亦逐渐增多,需要气体公司同时采用现场制气供应模式和零售气体供应模式为其提供产品。此外,客户产能释放具有阶段性,对气体产品的需求也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因此要求气体公司具备更强的技术能力、运营水平为其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不断演变的行业多样性为气体行业带来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要求气体公司具备实现产品定制化、多样化的能力,通过综合服务能力为行业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由于工业气体具有严格的技术、资金、资质、渠道等行业壁垒,工业气体行业的市场分布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现场制气供气模式为主的应用领域,通常采取与客户签订15年长期协议的供应方式,通过BOO模式为客户提供稳定的气体供应服务,具有高粘性的合作模式有效保障客户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以零售气体供应为主的应用领域,气体产品品种类型繁多,其产品品质及可靠性对客户产成品的性能至关重要;同时,由于单个客户用气量较小,区域内需要依靠大量的客户来完善销售网络的铺设,产品经客户认证后具备一定粘性,形成较高的进入门槛,因此气体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先发优势。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工业要素之一的气体行业,庞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气体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用工业气体产销量大,对纯度要求不高,在以钢铁、煤化工、石油化学工业等为主的下游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用工业气体在非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场景范围也愈加广泛,用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尤其是新能源、食品医疗、新材料等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通用工业气体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成为通用工业气体市场新的增长点。

  同时,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终端应用的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光纤通信等技术快速的提升,先进的技术节点得以快速突破,叠加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政策的全力支持,产能将进一步释放。电子气体作为电子信息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之一,市场需求也将稳步上升。

  纵观工业气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由于气体行业高技术、重运营、重资本的基本属性,随着行业发展必然出现显著的龙头效应。从海外气体公司林德气体、液化空气、空气化工百年发展历史,国外气体龙头经历了大量整合式发展。目前国内气体行业仍处于快速地发展阶段,但以电子大宗气体下游客户为代表,由于下游客户自身亦为重资本、高技术、严要求的生产模式,其所选择的气体供应商亦集中在头部气体公司,因此未来行业发展将进一步集中。

  目前,我国通用工业气体领域以大型钢铁、冶金及化工企业自行投资并运营大宗气站为主,外包专业气体公司运营为辅,工艺技术发展相对成熟。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进入壁垒高,长期由外资主导,主要系技术及运营能力壁垒高、客户认证周期长、需具备全产品线供应能力等综合原因所致。具体如下:

  随着电子半导体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工艺制程不断微缩,致使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难度成指数级的提升,相应对电子大宗气体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愈发严苛。目前电子大宗气体的纯度要求最高达到ppb级,比通用工业气体ppm级的纯度高1,000倍,并且对各类气体的单项杂质水平也有特定要求。除了纯度方面,电子半导体客户对于电子大宗气体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等也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全年全时不间断连续供应,并且要求纯度、压力、流量等指标极其稳定。这对气体公司的系统工艺设计、工程建设技术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电子大宗气站在供气过程中,环境和温度、湿度、客户工况时刻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易影响气体的纯度、压力、流量等指标,有必要进行及时的调节。除了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外,业内企业需通过大量电子大宗气站的多年运营经验,形成电子大宗气站的综合运营体系。

  电子大宗气体属于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对气体纯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任何供气过程中的气体品质波动可能直接影响半导体产线的良率和正常运行,因此,电子半导体客户对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的认证极为苛刻。

  客户在新项目招标时通常要求供应商拥有在电子级同类工厂建厂和运营的经验业绩。这使得市场的头部效应愈加突出,新进入者的难度极大。

  对于下游半导体客户的单个工厂/产线来说,现场制气一般仅有一个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由其提供全部六大类电子大宗气体。其中,氦气进口依存度极高、且具备全球完整供应链的气体公司较少,市场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下游半导体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也会对氦气的保供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工业气体。公司聚焦电子大宗气体业务,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高端战略人才、提升装备核心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实现了业务发展的实质性突破,公司电子大宗气体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资企业中排名领先,与国际三大外资气体巨头形成了“1+3”的竞争格局。

  公司持续以电子大宗气体业务为发展突破点,加强现场制气项目建设管理,推进项目按时按质交付,积极地推进合肥综保区、华星光电t9、合肥长鑫二期、北京长鑫集电、上海鼎泰匠芯等多个重点电子大宗气站项目持续建设,并陆续实现商业化。同时,公司坚持“半导体+产业基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围绕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等产业聚集区持续开拓业务,成功获得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合肥、西安等地多个电子大宗气体供应项目,夯实公司在国内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领先地位。

  在氦气业务方面,随着广州、武汉氦气生产基地相继竣工投产,公司开拓更多氦气资源,全球供应链建设日趋完善,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氦气业务的领先地位。

  为延伸电子超纯气体产品链、巩固和发展现有电子大宗气体客户,公司适时开展电子特种气体业务战略布局,预计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将在2024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打造自主可控的电子特气供应体系,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根据业务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新装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气体供应可靠性,为客户提供更加绿色、节能、高效的气体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创新业务发展途径,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和影响力,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气体公司。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带动下,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发展从摩尔定律到超越摩尔发展。先进技术节点突破性发展,对包括电子大宗气体在内的新材料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密度、低功耗的集成电路制造,对纯度、杂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气体杂质方面的要求,随着制程的演进,已从ppm级发展至ppb级,未来甚至有可能达到ppt级;对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发空分数字化技术,优化工艺设计,通过自动化运行及远程监控,提高了运行稳定性和一致性。此外,随着下业的技术演进,需要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技术和各项核心技术。

  电子大宗气体是工业气体中按照下游应用划分的一个门类,是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成长而发展起来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及新工艺路线的逐步扩展,电子大宗气体的细分应用领域也与日俱增。

  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创新研发团队,负责下游市场的气体应用技术创新,为下游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气体服务。公司系国内少数针对下游产业配备了专业研发团队,并且自建实验室的气体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公司不断拓宽产品的应用场景,为国内高精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3)新业态

  近年来,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国内的迁移,新建的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产线数量快速增长,对于电子气体等关键材料的需求同步增长。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壁垒极高,国产化率仍需提升,具有重大的国产替代战略意义。随着国际政治环境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当前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国产化需求迫切,我国电子大宗气体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具有明确的市场前景。

  中国属于贫氦国家,国内相关行业库存量有限,随着国内新兴产业发展,国内氦气需求量稳步增长。我国氦气产能仅占全球总量的约0.63%,国内氦气进口依存度高达95%以上。公司作为国内首家直接参与氦气全球供应链建设的内资气体公司,将全力提升氦气供应链稳定性建设,重点突破氦气供应链关键技术,通过建设智能化充装、混配、存储、回收纯化的零损耗氦气绿色工厂,提升公司氦气运营能力,以保障重点产业的稳定供应。

  国内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在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区域布局形成了四大聚集区,分别是以江浙沪皖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以广深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以武汉、西安、成都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领域客户大多采用现场供气模式,因此电子大宗气体厂商亦跟随下业的趋势,通过在核心城市布局重点项目,突破至产业集群内其他客户,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形成完整高效的电子大宗气体区域供应体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客户均有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的供应需求。公司目前具有成熟稳定的电子大宗气体客户群体,在充分调研客户需求并具备生产能力后,业务领域将进一步衍生至电子特种气体领域。

  未来公司将紧紧围绕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业务,发挥现有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现场制气优势,重点拓展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等高科技领域,并依托现场制气业务中客户的粘性以及对客户业务的深入了解,进一步研发生产供应电子特气产品,为电子半导体领域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气体解决方案。

  目前,电子大宗气体供应仍以现场配套制气模式为主,未来将逐渐从配套供应演化为气体岛供应模式。气体岛供应模式系为多家企业同时提供电子大宗气体供应服务。气体岛供应模式可为产业集群区内客户提供大量且高稳定性的电子大宗气体,并通过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产业集群区内重复投资和生产成本,同时通过集群区内闭环运行,降低运输风险和生产成本,为产业集群区内客户的气体需求提供有力保障,具备规模和成本双重优势。

  空分市场的发展主要基于下游市场的需求与趋势。空分技术始于1879年,气体行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气体行业发展之初仅为医疗、传统工业、实验研究领域提供氧气、氮气等通用工业气体;随着新兴行业的发展,下游市场对气体的种类、纯度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推动了气体公司朝着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

  高端化主要根据下游市场的需求,提供各项性能更加优异的超高纯气体产品,并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不断提升产品纯度,同时气体行业通过装备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等创新手段,开发高可靠性的新装备,进一步提升气体现场运营的稳定性。

  数字化创新主要将生产工艺流程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装置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并通过数据分析,自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能及效率,同时提高气体供应的稳定性。应用技术创新即针对下游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加节能、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绿色化创新主要基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实现降低生产工艺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者发展绿色能源产品,推动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随之衍生出新兴电子特种气体产品的需求,推动着气体行业的创新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形成了包括系统级制气技术、气体储运技术、数字化运行技术、气体应用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体系。在系统级制气技术领域,公司制氮装置的技术参数和功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电子大宗气体的产品技术参数可达到ppb级,满足《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的性能要求,均远超国标要求;在气体储运技术领域,公司主要围绕氦气完整供应链形成了4K温区超低温的储运、液氦冷箱预冷、液氦冷箱互充、氦气循环回收提纯等核心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23年,公司成功自主开发了亚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技术,成为少数掌握此技术的公司,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数字化运行技术领域,公司实现了全部制气现场远程控制,并依托大数据分析有效提升制气现场的运行稳定性;在气体应用技术领域,公司为多个下业客户创新研发气体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

  目前,电子半导体产业对于电子大宗气体的核心需求之一即为超高纯度,要求杂质含量控制到ppb级。公司通过超高纯复合纯化技术,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品质、稳定性、可靠性的基础上,精准而不过度设计,以优化投资、降低运行能耗,具体如下:

  公司独创的前置净化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优化催化剂填充量优化吸附器内不同吸附剂及催化剂的布置,可在传统去除水蒸气、CO2、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常规杂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CO和H2确保制氮装置出口氮气中CO和H2含量降至1ppbv,直接满足目前国内电子半导体制造的终端使用要求,降低了后端纯化器的负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延长了系统装置的使用寿命。

  公司在自主研发设计的冷箱中,运用多级精馏技术,可将制氮装置出口氮气产品中的氧杂质含量降至1ppbv,满足目前国内电子半导体制造的需求。

  公司后置纯化技术通过精准控压和组合式过滤确保气体在最佳压力范围内进行纯化,并使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避免失效,同时确保杂质颗粒度满足要求。

  公司宽幅变负荷技术可实现105%范围内负荷调整,在确保设备可靠性和峰值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前期产能爬坡的低用量需求,可大幅节约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高纯/超高纯制氮装置均采用撬装模块化设计,可在设备制造工厂分模块加工,运输至客户现场后快速安装,更好的控制设备整体质量并大幅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缩短建设时间,快速实现供气。同时,模块化设计使制氮装置具备易拆卸、可搬迁、搬迁成本低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公司对风险项目的应对能力。

  公司中小型制氮装置采用圆形真空冷箱,具有最小比表面积、高真空度等特点,节约生产材料和占地面积,并大幅提升保温效果、降低能耗。

  公司前置式复合增压技术,采用空气/氮气一体式多级组合气体压缩技术,可大幅降低冷箱内精馏塔的操作压力,提升氮气提取率,并采用分级增压方式,较常规单级增压大幅降低能耗。

  电子半导体客户对于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在制氮装置主设备发生故障或客户终端工况突然变化导致主设备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时,全时在线气体供应技术通过独特的多回路预设快开设计,实现0~100%自动柔性无缝补给,保证超高纯气体全时在线供应以满足客户用气需求,达到高可靠性的运行目标,避免因气体断供、短供或波动对客户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电子半导体产业对于电子大宗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需要实时监测气体品质且产品参数需与设定值严格一致。公司高频脉冲测控技术通过脉冲式取样,对多组气体的品质实施监测和控制,确保超高纯气体的品质与设定值严格一致,提高了监测控制效率。

  公司超高纯氦气纯化技术,采用金属吸附反应原理,可将5N级氦气提纯至9N级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行业供应ppb级超纯氦气。

  亚超临界二氧化碳兼具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物理特性,具有极其优异的溶解能力,欧美半导体巨头已将其应用于硅片清洗,此法可极大提高半导体成品良率、降低污染和设备成本。由于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气体供应商在超临界CO2应用半导体上处于空白。

  公司依托电子大宗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创新优势,开发亚超临界二氧化碳装备技术,掌握该装备技术的设计流程、系统组成和使用方法,形成供应亚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能力,打破电子大宗行业超临界二氧化碳供气系统的国外垄断地位,为公司在芯片半导体行业的战略布局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撑。

  公司在超净管道设计、选材、建设和验收各个环节,对焊接技术、现场材料、施工区域洁净度、施工工序等进行技术管理,并在管道供气前进行洁净处理,以去除系统内混入的空气杂质和颗粒物,实现超净管道各类杂质含量1ppbv,避免超高纯气体受污染。

  液氦是温度为4K的深冷物质,需要极严苛的技术手段对储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实施监测和控制,避免液氦发生泄露、污染或其他风险事件。公司4K温区超低温储运技术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采用液氮复合保冷技术,并自主开发出液氮高效加注技术,利用高真空、高隔热保温设备,实现4K温区超低温控制目标;②采用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技术,通过对温度、压力、液位和定位等参数进行远程监控,结合运输路线、途经中转站点停留时间实施精细化管理,保障储运安全性;③采用液氦精准增压控制技术,有效降低了液氦污染风险;④采用余氦取气技术,实现液氦冷箱中余氦留存量最小化的目标,提高储运效率。

  公司对液氦温度、容器真空度及压力、充装距离及时间等全方面控制,成功实现4K温区液氦冷箱的冷却,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国内液氦冷箱的预冷、快速充装以及维保等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氦气真空处理及循环回收纯化系统,可应用于公司氦气智能化充装工厂,及氦气用量较大的下游客户生产环节通过氦气气囊、压缩机、回收纯化装置、质谱仪等装置,提升产品纯度大幅降低氦气损耗率。该技术已在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得到应用,打破了MRI行业相关生产环节依赖外资气体公司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

  对于液体形态产品,公司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视化操作、自动化控制及在线校验技术,提高了充装安全、质量、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气体产品损耗通过智能识别及检测技术,对充装介质和运输工具进行多重校验,并实现智能调配,提高充装准确性和效率。对于气体形态产品,公司开发了针对单介质压缩高纯气体和混合气的自动充装系统,基于多参数气体状态方程的高精度压力和温度补偿算法,可实现不同介质在不同充装温度下的充装压力精准计算,消除压缩因子对充装带来的影响,保证每个钢瓶内给的充装压力均充足且受控,提高了气体充装精度,降低了人工工作强度,改善了充装安全性能。2022年4月,公司气体自动充装设备入选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在气瓶智能充装系统全面应用的基础上,2023年公司推出了新一代气瓶智能操作系统“HandingPiot”,该系统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实现对气瓶充装口的智能识别,找正和充装接口自动连接,与气瓶智能充装系统有效结合后,可以实现气瓶充装工厂的彻底“无人”化。

  公司主动配送管理和智能调度技术对客户库存管理、客户需求预测、智能订单、配送路线智能优化、驾驶安全智能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实现主动安全配送和智能调度,节约客户人力、公司人力、运力,确保配送安全和客户库存安全,降低了物流风险和物流成本。

  公司研发了ROC远程控制系统、ROM数据采集分析系统、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行业先进的DOC数字化运行中心:

  通过自主研发的设备实时监控技术、设备远程管理控制技术、设备可视化技术等,将各个现场生产设备远程接入总部ROC中心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实现快速响应的远程控制,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通过自主研发的工业数据边缘计算技术、工业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设备指标计算技术等,将现场设备所有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深入挖掘数据潜力,在工业大数据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运行优化、流程设计研发、设计工具开发、模拟培训系统开发等,从而提高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降低能耗、产品损耗。

  通过自主研发工业AI、数据建模、仿真推演、智能控制技术,采用工艺过程的多变量协调控制,从而实现纯度、负荷自动调整、提取率优化、PPU切换波动抑制等最佳工况的智能化控制。

  公司对标外资气体公司,针对下游市场的气体应用技术创新,研发针对下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核心技术。公司系国内少数配备专门研发团队、自建实验室并配置齐全研发设备的气体公司。具体如下:

  液氦的潜化热极低,在向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填充加注液氦时,若技术不成熟可能发生液氦瞬间全部气化导致失超,造成液氦全部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公司通过可视化磁体检查、最低液位控制、加注液位控制、加注压力和速度、全流程监控等技术措施,研发出磁共振成像设备(MRI)的冷磁技术。冷磁技术可为MRI制造商完成磁体从常温到液氦温度的冷却过程,以及完成全新MRI的磁体液氦填充,可有效降低失超风险,并节约液氦用量,提高填充加注效率。该技术打破了MRI行业前述生产环节依赖外资气体公司的现状,并已在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得到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公司通过设计波峰焊/回流焊氮气保护工艺,精准控制炉内的无氧气氛,提升焊点外观,减少焊料氧化70%以上并节约焊料40%以上,降低助焊剂残余量和氧化率,焊接不良率下降35%以上。

  富氧燃烧技术属于《中国气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的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公司通过设计和应用富氧燃烧技术,可根据客户工艺的不同需求,精准控制燃烧气氛和火焰温度,从而实现节约燃料、减少排放、减少物料烧损。富氧燃烧技术可应用于电池、电路板回收产业,未来随着新能源电池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快速发展,技术应用将更为广泛。

  挥发性有机物低温冷凝技术属于《中国气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的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公司设计和应用挥发性有机物低温冷凝技术,利用液氮-196℃的低温能量,冷却排放的有害尾气,使尾气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从气相冷凝成液相、固相后收集储存,从而实现净化尾气,直达排放标准的目标。

  公司掌握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利用沿海船运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汽化冷量外放的特点,采用低温氮气压缩循环的方案,将原本向外界释放的LNG冷量回收进入空分系统,用于空分中产品的液化,能耗同比可下降52.5%~54%,大幅提升产品效益,同时实现整体能源利用链的绿色环保。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申请专利39项,获得专利授权22项,截至2023年末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11项,比上年末增长了24.72%。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气体公司,早在2011年就通过与外资合营合作进入电子大宗气体行业。通过多年持续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及合资公司阶段积累的长期项目运营经验,2018年,公司中标惠科股份现场制气项目,首次实现了内资气体公司在半导体显示行业供应超高纯电子大宗气体的突破。

  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2023年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3亿元,按公司电子大宗气体销售收入测算,公司电子大宗气体的市场占有率为11.75%。电子大宗气体行业由于单个现场制气项目的供气周期通常长达15年,在此期间客户极少更换供应商,因此存量市场基本没有新增需求,通过客户新建产线的现场制气项目中标情况能更直接的反映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报告期内,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公司中标产能占比达到24.6%,排名第二。在电子大宗气体领域,公司已与林德气体、液化空气、空气化工三大外资气体公司形成了“1+3”的竞争格局。

  氦气是自然界所有元素中沸点最低的气体,也是标准大气压下唯一不能硬化的物质,因其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渗透能力、低温液体状态下的超导特性,使得氦气广泛应用作集成电路、低温超导、光纤通信等电子半导体领域的冷却气、超导介质等,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氦气供应链体系,提升氦气业务规模。

  公司主营业务以电子大宗气体为主,并将通用工业气体作为主营业务的有益组成部分。通用工业气体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金属冶炼、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疗等,其市场规模较大。

  在通用工业气体业务上,公司注重服务高质量客户和布局重点区域,并不断加强与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协同作用。在现场制气业务方面,公司聚焦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以及半导体上游材料等领域挖掘优质客户;在零售供气业务方面,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深耕数十年,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品牌效应。未来,随着江苏南通冷能空分基地投产,公司通用工业气体布局将进一步扩展,形成对重点区域的支持,辐射华东地区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陆续中标西安欣芯、深圳赛意法、广州增芯、广州广芯、北京赛莱克斯等客户的新建电子大宗气站项目,均签订长期供气协议,扩大了在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优势。

  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创新,自主研发“Super-N”“Fast-N”系列制氮装置,提升产品性能,增强气体生产的可靠性、稳定性,实现与外资气体公司技术一致水平。

  针对电子大宗气体不同规模现场制气的供气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制氮装置。其装置功能与外资气体公司的对比情况如下:

  对于小规模或爬坡阶段的供气需求,公司与外资气体公司均开发了标准系列制氮装置。公司自主研发的“Fast-N”系列制氮装置,通过后置纯化系统,实现最终产品杂质含量控制在1ppbv以内的目标,并通过撬装模块化设计,具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交付时间短等特点。

  对于大规模的供气需求,公司与外资气体公司均开发了中大型超高纯制氮装置。公司自主研发的“Super-N”系列制氮装置在5,000Nm3/h及以上的供气量时,能够不通过后置纯化系统即可直接产出杂质含量控制在1ppbv以内的氮气,较外资气体公司7,000Nm3/h的最低供气量更具有宽容度,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用气需求。此外,公司中大型超高纯制氮装置的最高设计供气规模虽然低于外资气体公司,但已满足目前国内大多数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的需求,随着国内行业的不断进步,公司将不断研发创新,掌握更大规模超高纯制氮装置的技术能力。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中涉及气体品种共33种,涵盖了包括氮气、氦气、氧气、氢气、氩气、二氧化碳全部6种电子大宗气体。公司电子大宗气体的产品技术参数,满足《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中涉及电子大宗气体的全部要求,且超过国家标准的最高要求。公司主要气体产品的参数对比情况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979-2008:《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844-2011:《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599-2008:《纯氧、高纯氧和超纯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634.2-2011:《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

  电子半导体客户不仅对气体纯度的要求极高,同时要求长达15年供气期内的供气可靠性(连续供气不间断)和稳定性(供应的气体品质稳定,极低波动)。由于在供气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客户工况时刻在发生变化,容易影响气体的纯度、压力、流量等指标,需要进行及时的调节。公司经过多年的运营经验积累,研发形成了全时在线气体供应技术、高频脉冲测控技术、数字化运行技术等,实现了气站长期可靠、稳定的运营。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外资气体公司都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在不断巩固原有业务基础上开辟新的战略市场;同时,随着国家对电子半导体行业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吸引了工业气体设备厂商、工业气体运营厂商等各类企业参与及布局,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如果公司不能在技术研发创新、专业人才储备、市场营销服务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则会在维持和开发客户过程中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氦气原料主要依赖进口,若气源地产量下降,可能导致氦气采购价格上涨、采购量减少等风险

  2020年3月,公司取得林德气体和普莱克斯合并时国家反垄断要求剥离的氦气业务,其中包括通过采购合同的背靠背安排取得来自澳大利亚达尔文、卡塔尔、俄罗斯阿穆尔等气源地的氦气产能。公司每年实际的氦气进口量取决于气源地的实际产量。

  未来若全球或部分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地缘政治、监管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气源地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公司氦气进口无法持续或进口量不达预期、氦气采购价格上涨、氦气合同权益摊销费用增加或出现减值等,将对公司经营规模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规模逐年增加,主要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新建供气装置、购入液氦冷箱、提升自有运力所致。随着公司在建项目逐年增长,用于现场制气客户新建产线的配套供气系统及自建工厂扩大产能。若项目投产后,现场制气客户用气量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新增产能利用率较低风险。

  3.公司属于重资本行业,新建项目所需资金投入较大,若公司不能有效管理资金,可能导致营运资金不足和流动性风险

  公司所处的工业气体行业属于重资本行业,气体生产、储运等环节需要大量机器设备的投入,而且公司目前正处在业务扩张期,多个新建项目前期投入金额较大。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新建项目的持续大额投入,若公司不能有效管理资金,发生客户回款情况严重恶化、或融资渠道有限而不能及时进行融资等,将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项目无法如期建设、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流动性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但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若在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气体泄漏,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如果公司未来在安全管理中发生疏忽,或员工操作不当,则可能发生相关安全事故,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并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进而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34,341.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71%。如果未来下业景气度下滑、客户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公司应收账款将面临发生坏账或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誉为56,290.91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7.76%,系2020年收购广州广钢、深圳广钢50%股权以及2021年收购四川新途流体51%股权形成。公司于每年末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报告期内,上述商誉未发生减值。公司商誉账面金额较大,若未来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或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则可能产生商誉减值,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电子大宗气体下游应用领域中,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光纤通信行业存在较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下业的周期性变化将会对客户经营业绩产生影响。若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下业的景气度继续下滑,短期来看,可能导致公司存量客户的用气量和销售收入减少;长期来看,可能导致下游产业链资本性支出缩减,进而导致公司电子大宗气体新项目减少,对公司的业务开拓、收入增长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通用工业气体以区域零售供气业务为主,气体销售价格会受到当地气体供需情况的影响出现波动,若机械制造、金属冶炼、能源化工等下业景气度下滑,可能导致下游客户开工率不足,对通用工业气体的用气需求萎缩,出现供大于求导致气体销售价格下降,进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氦气业务开展依托于公司建立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且氦气资源基本为海外气源地进口,因此当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布局的区域或海外气源地出现地缘政治风险时,将可能导致公司氦气进口无法持续或进口量不达预期、氦气采购价格上涨、氦气合同权益摊销费用增加或出现减值等,将对公司经营规模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541.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959.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7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725,346.3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573,032.17万元。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2000年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气体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200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7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13%。高于全球工业气体平均增长水平,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份额较为集中,国外厂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品牌效力、领先的装备技术以及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在工业气体市场尤其是大型高端现场制气项目中占有极大优势,被三大国际厂商林德气体、液化空气、空气化工所垄断,占国内超45%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国产工艺技术的发展成熟,国内气体服务商加快市场开拓速度,在部分领域已同国际气体巨头形成正面竞争格局。特别是在空分设备领域发展迅速,成本优势凸显,空分设备逐步实现国产化;同时国产厂商重视新技术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世界领先水平的气体供应商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竞争力稳步提升,同时多点布局超高纯电子气领域,逐渐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并经下游客户认证,在超高纯电子气领域实现多个品类的国产替代,国产化率逐年提高。

  工业气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多部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均明确提及并部署了工业气体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国产工业气体产业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在相关政策扶持的影响下,工业气体国产化长期替代趋势不变,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在未来有望继续提升。

  2024年,是公司上市后的第一年,也是公司开启新征程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公司认真审视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依据公司整体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规划。

  公司将聚焦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业务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核心业务的不断突破。一方面,加强存量项目建设管理,推动在建项目按时按质交付,保障客户用气需求,并深化与现有客户合作,探索新的业务合作机会;另一方面,公司将坚持差异化竞争策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围绕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等产业聚集区持续开拓业务,夯实公司在国内电子大宗气体业务的领先地位。

  坚持做好“1+4+N”工业气体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注入创新发展动力,优化自身核心技术体系,通过装备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等创新手段,提供性能更加优异的超高纯气体产品。同时优化资本、人才、技术资源配置,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升公司新质生产力,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加速公司业务发展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进程。

  氦气是电子半导体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作为国内氦气业务领跑者,公司将持续强化氦气供应链全球布局,重点推进氦气供应链关键技术突破,保障战略新兴产业稳定运行,助力国内高精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公司将依托现有氦气供应链,推动与国外气源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获取长期稳定的氦气供应合约,克服氦气短供风险,加强原料供应、产品应用等上下游产业的衔接融合,打通产业链条,提升国内国际氦气市场影响力。

  为国内电子半导体产业提供气体全方位服务一直是公司产业发展目标,公司将依托电子大宗气体业务发展奠定的客户群体,加快战略布局电子特气业务,其中湖北电子级C4F6项目、上海化工园区电子级HC项目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未来公司将持续在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布局电子特气业务,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公司在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产业链优势,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推动建设自主可控的核心装备制造基地,逐步建立和掌握自有装备核心设计技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核心装备的自主制造,将有效提升公司气体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以支撑自身业务快速发展,巩固广钢气体在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以及现场制气领域的优势地位,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公司将对标世界一流,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基础支撑,提升核心竞争力,再造增长引擎,做强做优气体产业,进一步实现“广钢气智造中国芯、广钢气点亮中国屏”战略目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认线年度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竞争格局作出了基本研判。公司将聚焦电子大宗气体核心业务发展,持续推动战略目标的执行落地,具体经营工作安排如下:

  推动在建项目按时按质交付,保障战略客户用气需求;完善全球氦气供应链建设,不断的提高氦气业务市占率,夯实氦气业务内资领先地位;拓宽电子特气产业布局,巩固和发展现有高纯气体客户,助力核心业务快速发展;坚持差异化竞争策略,持续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

  为推动相关项目落实落地,2024年计划完成投资额122,399万元,助力公司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并依托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可参可控的多元化股权合作方式,深入绑定产业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并借鉴优质上市公司的管理经验,逐步优化公司管理机制,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

  坚持“1+4+N”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以电子大宗气体业务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有效应对新形势、新需求,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清晰界定广钢气体“三新”业务发起者和整合者功能定位,探索实施创新跟投、科研成果赋权等业务发展机制,充分激发核心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团队干事创业激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300152),做强做优广钢气体产业。

  聚焦应对新时代产业快速变革,持续优化公司未来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实施公司“强军计划”,通过精细培训、强化考核、以考促学等多种手段,提升公司全员综合素质,为管理团队赋能,协同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气体公司。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卓创资讯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钢气体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参观的实践报告(6篇)

下一篇:自增压液氮罐的压力原理分析报告

热销产品

98直播吧斯诺克蒸发结晶、干燥制粒、压力容器及非标设备为一体的技术型企业